原料“美丽相对论”

| 来源:网友投稿

刘丽

对话嘉宾

喻敏

硕士,资深行业专家,CACPA美中化妆品专业协会导师,日中化妆品协会会员,国际化妆品学院高级教师研修班的高级讲师。

先后任职于上海白猫,Roche,IFF,Rhodia,上海帝科。原料开发曾经获得过国家轻工科技进步奖,成品开发曾经获得上海市经委优秀新产品奖。曾在《中国化妆品》杂志发表国内化妆品行业第一篇烟酰胺介绍文章。

赵华

工学博士。北京工商大學教授。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化妆品功效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化妆品法规及化妆品安全、功效和感官评价研究。建立化妆品感官评价体系和流变学模型,对化妆品稳定性能和使用性能进行评价。出版专著3部,主持制订行业标准6项,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吕智

吕智,化学博士,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持续聚焦本草护肤研究,创建了相宜本草中草药创新研究院,并建立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主体的外部创新网络。他的团队针对本草原料的道地性,本草提取物的技术标准,传统经方验方的深度发掘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提升本草效力等研究领域取得大量成果。

夏军涛

化学博士,汽巴精化德国研发中心博士后。现任巴斯夫个人护理亚太区开发与创新总监。

致力于化妆品原料的创新研发和应用研究二十年。先后在汽巴、陶氏和科宁从事个人护理原料的产品研发,担任产品研发专家、市场经理和大客户技术经理。

原料市场:科技赋能,脱颖而出

刘丽:请谈一下您是如何看待目前国内化妆品原料市场的现状?

吕智:中国化妆品原料行业发展还处在发展初期,主要表现在本土原料占比低,产品核心原料对进口原料依赖度高,具有技术壁垒的独有原料活性低,原料领域的前沿研究占比小。但是随着新法规的落地以及化妆品品牌对研发重视的程度增加,本土原创活性原料已经出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技术能力在快速提升。国内原料在不断赶超国际原料水平的同时,未来将会具备性价比更好,供应端更稳定的优势。

国内化妆品原料还主要依靠国内供应链优势和成本优势,在一些大宗原料或者原料代工生产方面有着一定优势,但是基于基础研究的原创型原料、功效性原料和高附加值原料占比还是偏低的。国外原料的创新能力与国内相比还有着明显优势。

在如油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等大宗原料方面,国内原料公司较国际公司起步晚,虽然价格具备优势,但质量控制等尚有不足,还需要继续提升。

喻敏:目前国内化妆品原料市场蓬勃发展,不断兴起创新热潮,品牌方有需求,生产商有创新动力。

随着新法规的推行,化妆品行业进入真正比拼安全、有效、使用愉悦的时代,这些目标的实现除了配方技术,最离不开的就是原料。品牌方需要功效明确、靶点清晰的安全有效的原料,需要气味和使用感好的原料,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其独特性,占领消费者心智。品牌方更希望采用具有独特品质或技术的原料,或者是专研原料,助力讲好品牌故事。

原料生产商看到市场商机,加大投入启动创新,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无论在合成方法(如合成生物学),植物提取技术(绿色化,精准化),原料纯化(高纯化低杂质)等方面,还是在创新分子申报新原料方面都非常活跃,并且试图从原料端引领市场趋势,比如纯净美妆、情绪护肤等新趋势,展现了中国原料市场新动力。

目前的国内原料市场热点频出,主要集中在重组胶原蛋白、合成生物学制造的肽类、益生菌发酵类生物材料、超分子植物提取材料、国外专利到期仿制原料、洗护洁面氨基酸表活原料、精油香氛情志改善原料等。为应对市场发展的需求,在稳产扩产方面,国内原料企业也在加大生产装置的投入,包括大宗原料中的油脂化学品、氨基酸及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发酵类制品等,也包括活性成分中的肽类、麦角硫因,植物提取成分铁皮石斛、人参、侧柏等。

夏军涛:国内的化妆品原料市场目前处在一个产能规模持续扩大、种类百花齐放的稳定增长期。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化妆品原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化妆品原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0.74亿元人民币,预计2022年增至116.53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化妆品原料区域市场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数据显示,2021年华东地区化妆品原料市场规模约占比61.14%,华南地区占比24.51%。我国化妆品原料供需基本平衡,2021年中国化妆品原料产量约为92万吨,同比增长14.57%;需求量约为90.15万吨,同比增长14.59%。2021年,在我国化妆品原料市场消费中,护肤品领域原料消费占比53.7%,其他领域化妆品原料消费占比46.3%。

我国化妆品原料市场不断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来自于中国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品质需求不断提高,以及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由于化妆品原料种类繁多,每一类别的增长变化非常不一样。以胶原蛋白为例,近年来我国胶原蛋白市场飞速发展,2021年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达10.7亿美元,较2020年增加了0.60亿美元,同比增长5.94%,我国胶原蛋白行业起步晚,但增速快于全球,未来发展潜力大,预计2027年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达到15.8亿美元。

刘丽:国内化妆品原料市场与国外化妆品原料市场相比,有哪些差异?

夏军涛:独特的、优质的创新原料一直是化妆品行业致力构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与国际原料企业拥有丰富的化妆品原料创新研发、生产、应用和营销经验相比,我国化妆品原料企业的研究和开发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大体上仍然属于跟跑阶段。目前国内可使用的化妆品原料种类是8920种,欧盟是30072种,美国是27500种。中国本土原创性的新原料比例还是很少。中国化妆品原料企业整体起步较晚,多数品种仅经历20多年的发展,并且以生产制造为主,真正突破性的世界首创新原料非常有限。即使在8920种化妆品原料中,不少关键性原料仍需进口,对国外生产商的依赖度较高。本土化妆品原料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对原料的科学作用机理、人体和环境安全性评价、长期皮肤功效评估等方面的投入与研究都很欠缺。

当然随着一些国内原料企业意识到以上问题,在各自的领域里潜心深入研究,厚积薄发,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本土化妆品原料创新在某一些领域的突破。例如在胶原蛋白领域,目前中国的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已在全球脱颖而出。2021年4月,巨子生物全新推出的Human-like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专研技术包括了重组Ⅰ型人胶原蛋白、重组Ⅲ型人胶原蛋白、重组类人胶原蛋白、mini小分子重组胶原蛋白肽这四种不同的重组胶原蛋白,可以通过不同的科学配比,实现修护或者抗皱紧致等不同的功效。2022年8月,资生堂集团和博裕一起设立资悦基金并投资了江苏创健,展开在重组胶原蛋白方面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在透明质酸领域,根据Frost&Sullivan发布的《2021全球及中国透明质酸(HA)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原料生产销售国,中国透明质酸的发酵技术水平、产量以及质量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华熙生物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透明质酸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其2021年全球原料市场占比44%,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此外,从原料监管的角度来看,我国化妆品新原料安全认证周期长、费用高。考虑到我国可使用的化妆品原料种类远远少于欧美国家,不利于我国企业的本土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提出,我国在化妆品新原料审批制度上仍有进步空间,对于可能造成国产品牌国际竞争力降低等问题,建议推出“负面清单制度”等改革措施。

喻敏:谈到差异性,可以从品种、趋势、竞争态势三方面来做比较。

目前国内允许使用的化妆品原料正面清单有近9000种。欧洲和美国没有正面清单,而是负面清单,即只要没有禁止的一般是可以使用的。因此国外化妆品原料品种比国内多。当然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原料,许多也是来自国外,其中欧美和日本的原料占比非常高。一些原料新品,法规允许的也基本做到了国内外同步化。

国外原料市场在概念趋势上较早地趋向于天然化、有机化,重视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国内原料市场在近两年才向这方面转化。国内原料市场目前在成分党推动下,以功效性原料宣传为主,比如烟酰胺、维A醇、维生素C、玻尿酸、玻色因等,目前这种市场趋势还在延续。

另外,国外原料市场月度或季节性销售相对稳定,大起大落比较少见。国内目前季节性或者网红带货短期脉冲性非常强,“618”和“双十一”,以及某些头部带货网红直播容易造成脉冲式销售,对于原料销售和生产备货的平稳性造成很大的压力。

在竞争格局方面,国外市场终端品牌相对集中,原料竞争主要集中在一些有规模的原料制造商之间。国内品牌目前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原料竞争既有国外巨头参与,也有国内的生产商参与,竞争非常激烈。随着市场发展,国内一些厂商在原材料方面加大投资力度,竞争更趋于白热化。

刘丽:新法规下化妆品生产企业如何管理好原料?

吕智:关于原料管理,我的建议是:首先做好原料源头的把控,做好原料标准和原料品质的精细化把控;
其次是对于原料安全性、功效性和配伍等进行深入研究;
再次是对于关键原料的体系化管理,同时对于新原料进行深入研究和安全追踪。

原料检测:注重功效,方法合规

刘丽:化妆品原料如何划分种类?哪些原料需要做安全评估和功效评价?

喻敏:化妆品原料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按功能分类,比如保湿剂,乳化剂,抗氧化剂,皮肤调理剂,洗涤剂,防腐剂,香精,美白成分,防晒剂等;
按照来源分类:天然来源,半合成,合成,矿物来源等;
按照结构分类:醇类,酯类,酸类,醛类,烃类,氨基酸类,高分子聚合物等。

所有化妆品原料都要提供安全性数据——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报送码申请文件上填写“来源,生产工艺,物化指标,风险物质评估”等資料,作为一般安全性评估数据。

化妆品原料功效评价不是必须的,但是作为原料功能说明时,一般要有文件支撑,可以是文献,或者细胞测试、3D皮肤测试、临床数据等。

赵华:化妆品原料就是化妆品配方中使用的成分。从法规角度,《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将化妆品原料分为新原料和已使用原料;
从来源可分为化学合成原料、植物来源原料、生物合成原料。

《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要求,注册人、备案人或者境内责任人应当填写产品所使用原料的生产商信息并上传由原料生产商出具的原料安全信息文件。原料生产商已根据《化妆品原料安全相关信息报送指南》报送原料安全相关信息的,注册人、备案人或者境内责任人可填写原料报送码关联原料安全信息文件,这其中就包括原料的安全和功效信息,如需要提供“基于安全或者功效的角度明确原料在化妆品中的建议添加量”信息,这都需要安全评估和功效评价作为基础。

刘丽:目前国家对于化妆品原料有哪些要求和规定?请概括介绍一下。

吕智:我国化妆品原料管理的主要法规包括:《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版)》等。

我国对化妆品原料管理是基于风险程度进行的分类管理。将化妆品原料分为新原料和已使用原料。《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版)》是对我国境内上市化妆品中已使用原料进行的客观收录,未收录的原料需要按照新原料进行注册或备案。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新原料(包括防腐、防晒、着色、染发和祛斑美白功能的原料)需经国务院药品监管部门注册后方可使用,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施备案管理。

在原料安全方面,《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一般要求中指出,化妆品原料应经安全性评估,确保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还规定了化妆品禁用组分、限用组分和准用组分(包括准用防腐剂、准用防晒剂、准用染发剂和准用着色剂)。

在原料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对化妆品生产企业提出了供应商遴选、原料采购、原料验收等基本要求。

喻敏:目前国家对于化妆品原料监管涉及的法规和要求主要包括:《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版)》《化妆品原料安全信息报送码管理》《化妆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化妆品新原料申报备案的管理》等。

化妆品生产商和化妆品原料生产商需要按照要求做好原料的管理与备案,做到采购真实可靠、质量管理优秀、有问题可及时追述的原料。

赵华:国家对化妆品原料实行分类管理,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并对新原料实施3年监测期。

在生产经营环节,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供应商遴选、原料验收等制度;
在注册备案环节,注册人、备案人或者境内责任人应当填写产品所使用原料的生产商信息并上传由原料生产商出具的原料安全信息文件;
在原料准入环节,《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框定了禁用组分、限用组分、准用组分名录。

刘丽:对于化妆品原料安全评估有哪些方法和标准?

赵华:《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中规定,化妆品新原料安全性评价资料一般应当包括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资料和安全风险评估资料。其中,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资料,应当结合申报注册和进行备案新原料的特征,判定新原料应当属于的具体情形,按照相应的毒理学试验项目资料要求进行编制;
安全风险评估资料,包括原料安全使用量评估资料和原料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及其控制措施等评估资料,应当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化妆品安全评估原则和程序等相关要求,对新原料以及可能同时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进行评估。

《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针对化妆品原料和产品安全评估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化妆品安全评估人员的要求、风险评估程序、毒理学研究指标、原料的安全评估、产品的安全评估等做了详细的界定和要求。

喻敏:化妆品原料安全评估,即毒理学评估,包括人体测试法、动物测试法、替代测试法。其中人体测试主要涉及斑贴测试。动物测试包括皮肤刺激性、眼刺激行、皮肤变态反应、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突变型及发育毒性等。替代法测试包括细胞、3D皮肤、斑马鱼测试等。

对于风险物质评估,主要涉及二甘醇、二噁烷、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可以按照相关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吕智:化妆品原料的安全评估对原料组分与理化信息、杂质(风险物质)基于毒理学终点结合暴露水平进行评估,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的方法表述及标准,分别为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性和腐蚀性、眼刺性、皮肤变态反应、皮肤光毒性发、皮肤光变态反应、重复剂量毒性、遗传毒性、生殖发育毒性、致癌性等实验毒理学测试方法进行评估。

刘丽:化妆品原料的功效评价与产品的功效评价方法是否一致?为什么?遵循的方法学是什么?

喻敏:化妆品原料的功效评价方法与化妆品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原料的功效评估可以主要通过细胞、3D皮肤、斑马鱼等替代方法维度进行评估,为原料使用和筛选提供支撑证据。

化妆品的功效评价依据功能宣传不一样,要求的方法和标准不一样。原则上需要拿到人体临床测试数据,才能支持宣称。

赵华:《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面对的是化妆品的功效评价,明确了什么功效宣称需要哪种类别的功效评价方法作为依据,包括文献资料、研究数据或者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试验结果等。

原料安全信息文件中要求提供“基于安全或者功效的角度明确原料在化妆品中的建议添加量”信息,但未提及原料的功效评价方法要求。

《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要求,新原料在注册备案时应提供功能依据资料,即能够证明原料具有与使用目的相一致的相关资料,一般包括科学文献、法规资料、实验室研究数据、人体功效性评价试验资料等,这些功能依据资料可以通过单项或组合的方式,得出申请注册或进行备案的新原料具有所宣称功能的明确结论。宣称具有防腐、防晒、祛斑美白、防脱发、祛痘、抗皱(物理性抗皱除外)、去屑、除臭功能的新原料的功能依据材料,应当至少包括实验室研究数据或者人体功效性评价试验资料。

上述表明,化妆品原料的功效评价与产品的功效评价方法在法规要求方面并无本质区别;
但在实际操作方法层面,受产品剂型、提取方法等限制,二者或许有所区别。

消费者购买化妆品,其目的是为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用产品后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因此,《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提出要求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这既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行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吕智:化妆品原料的功效评估从理论上应该与产品一致,毕竟原料评估的目的是保证产品的功效。在《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关于功效宣称的规定中亦提及了原料功效宣称的相关内容,若产品宣称中提及原料功效相关内容同样需要出具相应的原料功效摘要。所有的原料功效评估目的是保证产品的功效且推断出产品中活性物原料应用浓度。评价方法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真实性等原则。

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的核心诉求是在保证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所需要的功效,所以对化妆品的安全和功效的评估是化妆品最核心的要求,是对消费者负责,从而使得品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只有全行业都关注产品的安全与功效的评估,产业才能良币驱逐劣币,实现健康高质量的发展。

原料研究:关注前沿,走出特色

刘丽:随着社会发展与科学进步,您对生物合成原料在化妆品的应用是如何看待?

夏军涛:200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IT技术评论》将合成生物学总结为“改变世界的十大新技术”之一。时至今日近20年过去了,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20年前的预言正在实现。合成生物技术已经快速发展成为传统化学合成技术的重要补充和替代技术,被广泛用于医疗、化工、食品、农业、消费品等工業领域。

仅仅在最近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中国的生物合成技术已经从基础研究领域拓展到了到产业发展领域,各类生物合成的初创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在市场上从底层的技术到产业化的终端产品,皆有丰富的成果不断涌现。一个标志性的成果是:2021年9月24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宣布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成果于9月24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

在化妆品原料创新领域,我国的合成生物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合成生物技术在化妆品原料的开发和生产方面已经崭露头角,已经被应用到了部分化妆品原料的开发与生产中。在化妆品原料领域,常用到的底盘细胞包括酵母菌、谷氨酸棒状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蓝细胞等,已经开发的化妆品原料有生物活性物,如虾青素、白藜芦醇、角鲨烯、重组胶原蛋白、麦角硫因、依克多因等,也有常用原料如乙醇、丁醇、甘油和有机酸等。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给化妆品行业的原料生产方式带来更多更新的选择,并且从上游原料、生产工艺、减碳等多方面来提高化妆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释放,合成生物学会逐步对整个化妆品原料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喻敏:生物合成不是新事物,以发酵工程合成的原料早就运用在化妆品中,比如酒精、透明质酸、黄原胶、乳酸杆菌发酵滤液等。当然随着生物工程技术和菌种基因改造技术的发展,使得生物合成可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只要筛选得当,原则上可以合成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

特别在一些天然稀有的,或者化学合成困难的,以及大量消耗资源的原料制造中,合成生物学将发挥重要作用。比如麦角硫因在松茸中含量很低,提取率低,成本非常高,最后售价要几十万元/公斤左右,通过合成生物学发酵获得的麦角硫因成本下降三分之二,而且不消耗天然的松茸植物资源。

目前通过合成生物学在大力拓展原料品类,包括肽类合成、氨基酸合成、抗氧化剂合成、维生素合成及二醇类溶剂合成等。前沿的合成生物学正在开始深入到植物活性成分的基本结构合成,包括黄酮类结构的合成、萜类结构的合成、多糖类合成等,为进一步开发稀有植物活性成分做基础研究的准备。

因此,合成生物学在化妆品行业应用非常广阔,生物合成原料將是化妆品原料的重要来源。

吕智:生物合成原料在化妆品产业的重要性在可见的未来会大幅度提高。生物合成的方法可以大幅度提升原料获得的效率,有可能大大降低部分原料的成本,从而提升原料的使用广泛程度;
同时原料品质也会更趋稳定,质量控制也将更为容易。生物合成原料可以成为植物来源的活性物质的替代,从而减少对植物资源的破坏并且提升活性物的纯度。生物合成原料将来会成为化妆品原料的重要源头。当然生物合成的成本和合成技术的优化与规模效应紧密相关,该领域还处于初期,还会经历优化整合的阶段。

刘丽:以您的从业角度,您认为未来中国的原料研究发展方向在哪里?

夏军涛:在个人护理品市场上,中国原料创新的大趋势是满足消费者对于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进一步实现美容与健康管理的平衡。目前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维持肌肤健康、解决肌肤问题的产品需求将迅猛上升。年轻一代消费者也更追求护肤科学化,不仅关注使用效果,对产品成分也更看重。当今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和专业,他们善于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和科学达人来深入了解、研究和选择自己心仪的产品,并且期望和热衷于把自己使用产品的体验和功效通过社交媒体实时反馈给品牌方。

此外,自2020年开始,从行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中国化妆品行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对于产品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通过现代科技赋能把化妆品产品功效与安全做到完美的平衡,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美容的需求,依然是未来化妆品行业不可阻挡的创新趋势。

一、原料安全和功效的平衡。在传统的中国消费者的理解中,“天然”“绿色”意味着安全和可持续,但是很大一部分天然原料往往伴随着作用机理不清晰、功效不突出、安全性数据不全、原料质量批次不一致等问题。这就需要有责任感的原料公司和品牌方一起紧密合作,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创新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科技赋能,安全高效”的绿色可持续原料。随着近几年中国化妆品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对化妆品市场的规范,科学创新成为原料研发和转化为品牌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之一。

二、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发酵的优势是可以生产各类不同的成分,既能生物合成氨基酸、有机酸、黄酮、多酚等易吸收的小分子,也能制造多糖、多肽或蛋白等具有重要功效的大分子。而且,很多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等成分也逐步采用发酵技术来制备。随着消费者对“绿色、安全、功效显著”的化妆品需求的持续增长,目前化妆品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凝聚在“安全”和“功效”两方面。因此,生物发酵化妆品势不可挡,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步渗透到化妆品研发和制造领域的各个方面。

三、合成生物学技术。不同于传统生物合成,合成生物学是通过工程化的思路,改造细菌细胞使其定向生产所需分子结构的物质。目前合成生物学已经发展成为结合了基因工程、代谢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应用科学。合成生物学技术解决了通过传统单一学科,如基因工程来研究导致的通量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能够高效的构建和优化工程菌株,并将结合生产发酵及后提取工艺快速推向产业化。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给化妆品行业的原料生产方式带来更多更新的选择,并且从上游原料、生产工艺及减碳等多方面来提高化妆品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释放,合成生物学会逐步对整个原料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四、中国特色的植物原料。中国特色植物资源是化妆品原料创新的宝库。近年来,中国特色植物原料成分越来越受到全球市场关注,在国内化妆品中的应用尤其广泛。与传统的中国植物活性物提取研究相比,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聚焦在中国特色植物活性物的机理与功效研究方面:一)是中国特色植物的植物化学和创新靶点研究、功效通路研究,必须具备更高的自主知识产权;
二)是对功效原料的分子水平研究建立深入细微、更成熟的现代功效评价模型;
三)是建立对原料的来源、种植、提取和使用安全性、毒理性评估的全产业链高标准。此外,未来中国特色植物原料也会与最新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和和前沿的合成生物学技术结合,与先进的配方科技相结合,充分应用更高效、更可持续的现代科学提取方式,使更多中国特色植物成分成功地走向世界市场。

五、原料功效与数字化、个性化的结合。现代消费者受教育程度更高,更注重化妆品产品的实际功效和是否满足个性化的诉求。比如敏感肌肤的护理,皮肤微生态相关的护理方案都是与特定消费人群、特定环境下的肌肤问题密切相关。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非常关注品牌对于自己肌肤问题的了解,以及相应产品解决方案(包括功效原料)的科学性与实际功效。得益于越来越普及的线上产品推广和科普教育,很多化妆品原料非常精准地定位于某一类消费者的肌肤问题和应用场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更多数字化的技术也被引入这一行业,可以更精准地实现对于单个消费者肌肤的测量与诊断,进而实现为特定消费者选择合适的原料来实时订制化妆品解决方案。

吕智:我认为未来中国的研究发展方向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一、与其它相关产业相似,中国的原料研发也会从低成本仿制向原创型原料转化,会有更多的供应商从基础研究做起,寻找崭新的突破口,打造全新特性的原料或者制备方法;

二、功效型原料将是原料发展的重要方向,原料供应商需要提供的安全和功效信息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基于新靶点新通路而开发的原料占比会逐渐增加。主打概念的原料会变得不重要;

三、基于中国特色植物的活性物原料会成为中国化妆品原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喻敏:从化妆品全球及中国市场发展的趋势分析,中国化妆品原料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天然原料研究。从植物中提取天然结构成分运用于化妆品中,比如植物皂苷替代传统表面活性剂,各种植物精油在化妆品的应用,遴选高活性靶点清晰的植物提取活性成分等。

二、可持续发展原材料研究。进一步加强基于合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的原料合成,或者中间体制造。基于人工智能的蛋白质预测技术,研究更高活性和靶点清晰的蛋白质结构和肽类成分。进一步挖掘参与人体生命活动中的活性中间体,并实现其在化妆品的应用和产业化。

三、新型提取技术在植物提取物方面的应用。

四、提高经皮传输效率的原料包裹技术及超分子结合技术。

五、原料纯化技术在原料制造过程的应用,获取高纯成分,降低杂质带来的应用风险。

六、具有独特地域特色成分的挖掘。比如来自喜马拉雅高原、云南特色、新疆源头、东北特产等成分。

刘丽:如何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化妆品?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化妆品发展之路?

吕智:这是行业人的使命也是責任。我认为有三个需要关注的方向:

一、关注中国及东方女性皮肤状态、使用喜好、审美标准的化妆品,不盲目跟从西方化妆品已经建立起的标准和赛道。更加关注东方女性对皮肤的特证、护肤和妆容的需求、因为特殊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发展出来的独特生理和心理需求。

二、关注具有中国特色的化妆品技术,扎根于中国特有的植物资源和特色植物的应用积累,利用现代技术寻找有效的中国化妆品技术。

三、关注化妆品的文化艺术属性,将独特的中国文化元素融入中国特色化妆品产品和品牌中。

喻敏:要打造中国特色化妆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首先中国特色化妆品服务的消费者是中国人种(东亚人种)。进一步深研中国人皮肤和毛发的特点,找出与西方人的不同,创造技术的差异化,做具有中国特色技术含量的产品。

其次,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分。主要包括中国特色植物(比如九大仙草),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并经确认有效的成分(比如玉屏风散里的成分),民间广为流传并确认有效的成分(比如紫草,侧柏叶,山茶油等)。可以使用中国传统医学的经方验方,结合现在新的原材料,并通过现代先进科学的评价体系,创造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新配方技术。

另外,用中国文化来加持,从产品造型设计、香味设计和颜色设计等方面使用一些中国文化元素也是很好的路径。当然,中国特色化妆品不代表老中医,或者老中药的化妆品,而是与现代科技和现代时尚相结合的特色化妆品,这样既有内涵,又能吸引年轻的消费者。

刘丽:未来化妆品行业的原料技术开发市场的发展趋势。

吕智:料好产品才更好,原料是化妆品质量和创新的基石。对于未来原料技术开发市场,我认为将呈现出五大趋势:

一、实效:化妆品的技术应用将会更加关注实效,从根本上解决技术痛点或者使用痛点。通过概念炒作原料将不再是主流。

二、原创:更多基于基础研究的具有技术壁垒的原创技术会成为供应商关注的重点,原料的同质化问题会得到缓解。

三、跨界:更多的跨界技术融合会助力化妆品原料的开发。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会更多更快地被融合到化妆品原料的开发中。

四、方法:更高效的安全和功效评价技术会被应用到化妆品原料开发中,动物实验会被逐步替代。高通量、高精度的评估方法会被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或大数据将赋能原料开发,替代更多的临床测试。

五、可持续发展:化妆品原料的可持续发展会被更广泛地关注。

夏军涛:根据Mintel最新的全球化妆品原料趋势研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原料的安全性与功效,希望了解他们使用的化妆品的活性物和天然提取物,品牌方必须尽力去验证配方的人体功效与安全性。在使用了所谓环境友好的原料的化妆品中,品牌方也必须向消费者证明这些创新原料的使用并不会牺牲消费者的功效需求、安全性和体验感。总体来讲,化妆品未来的原料技术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星原料(HeroIngredient)的再创新。比如为敏感和问题皮肤消费者的用妆安全,原料供应商利用微生物发酵工艺,或与其他原料复配研发出更高效、温和的小分子透明质酸,更温和的维生素C复配物,天然植物来源的VA醇的替代原料。

二、益生元/后生元与益生菌美容。随着皮肤微生态科学研究的发展与深入,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与皮肤屏障修复、保湿、舒缓、抗衰老等紧密相关的益生菌群,从而开发出了能主动调节皮肤微生态的益生元与后生元,以保护皮肤健康。未来这一领域的新原料研究将会更加丰富。

三、植物适应原的发现与研发。随着现代城市生活的污染(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干燥压力、花粉污染)以及内在压力的增大,消费者的皮肤也会不断受到诸如过敏、微炎症之类的困扰,影响皮肤的健康。在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在植物中发现和开发植物适应原的活性物,比如红景天、五味子果实。

四、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创新。生物发酵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将天然来源的大分子降解成更小的片段,有助于皮肤的吸收和重新利用。未来的化妆品原料发展趋势是微生物发酵技术与生物合成技术以及更高效环保的后处理工艺相结合,开发出成本低廉,功效更高的定向发酵产物。

五、生物合成技术的创新。生物合成技术在化妆品原料研发领域方兴未艾,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如何利用更便宜、更易获得和可循环的植物原料来源来高效生产某一特定的分子结构,后处理无有机溶剂化,生产成本更优化,更少碳足迹。

猜你喜欢化妆品功效原料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三)石材(2020年12期)2021-01-15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二)石材(2020年11期)2021-01-08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当代水产(2019年4期)2019-05-16藏雪茶的养生功效广东茶业(2019年1期)2019-04-28圣诞化妆品包装很雷同?那是因为你没看见这些!中国化妆品(2017年12期)2017-06-272018年,化妆品要“减负”!——便携式化妆品成新热点中国化妆品(2017年12期)2017-06-27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健康女性(2017年3期)2017-04-27以铁泥为原料合成Fe2O3 并制备LiFePO4/C化学工业与工程(2015年1期)2015-02-10

推荐访问:相对论 原料 美丽

上一篇:Global,Translation

下一篇:韩煦

【原料“美丽相对论”】相关推荐

述职报告最新推荐

NEW
  • 世界环境日的发言稿通用范文4篇世界环境日的发言稿通用范文篇1敬爱的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生活在当今

  • 小学生我长大了作文600字4篇小学生我长大了作文600字篇1时光在不知不觉地流逝着,小学四年级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忙碌着,回忆小学一年级时的时光,和现在有着很大

  • 学民法典心得体会范文5篇学民法典心得体会范文篇16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通过

  • 党支部书记不忘初心党课讲稿5篇党支部书记不忘初心党课讲稿篇1同志们:今天,我们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我便以此为题,与大家共同思考如何将

  • 光盘行动倡议书1500字3篇光盘行动倡议书1500字篇1 光盘行动倡议书1500字篇2全县广大干部、各服务行业、全体群众:今天,当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

  • 三年级端午节的心得感受400字左右范文6篇三年级端午节的心得感受400字左右范文篇1全世界有很多节日,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

  • 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8篇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篇1学校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有利于让同学们度过一个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一、活动主

  • 新上任的培训机构领导讲话稿3篇新上任的培训机构领导讲话稿篇1老师们,同学们:金秋十月是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耕耘的季节。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西南大

  • 开展宗教排查工作报告3篇开展宗教排查工作报告篇1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市**区委关于印发的通知》防止宗教极端思想向校园渗透,加强无神论教育,推动中华优

  • “最美退役军人”个人事迹简介7篇“最美退役军人”个人事迹简介篇11996年入伍,1999年退伍,现任xx乡农业科技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简要事迹:该同